一月 18, 2009

今日头条 17/01/2009

[金融市场]
1. 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 
或将影响油价。哈马斯并无正面回应,但应难生新事端。 
2. 巴克莱宣布去年利润以阻止股价继续下滑 
但去年情况并不代表未来的现金流。股价下滑也可能因为投资者对银行股的普遍担心。 
3. 法国第四季度GDP增长1.1%,低于预期0.7%
欧元区未来一年前景不容乐观。08年贸易赤字明显增长。 

[其它] 
1. 上海市长宣布不降税不救市 
因财政压力大。如果上海能发地方政府债,情形或许会不同。如此情形之下不救市没有道理。目前还没有其它地方政府敢作如此宣示。 
2. 山寨春晚变形 
南方周末探寻其动机,资金与进展。山寨精神其实就是超女精神。普通民众也追求别人的目光和承认,希望舞台上的是他们自己。 
3. New Yorker在线杂志需要付费 
没有一篇公开文章的杂志已经不多。美国媒体正身处困境,New Yorker命运值得关注。 

[今日图画] 
from Economist



全球的领导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奥巴马,他不是一个人。

一月 15, 2009

今日头条 15/01/2009

[金融市场] 
1. Morgan Stanle, Royal Dutch Shell和花旗寻找大油罐存石油
被解读为欲从低迷的油价中寻求未来的获得机会。石油期货不是更容易交易?此消息并未被证实,故有配合商品期货炒作的可能。
2. 美国首次失业人口达到52.4万
生产者价格指数自01年起第一次增幅为负。
3. 奥巴马政府宣布825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比预期的7700亿更高,显示新政府面对更大挑战.该计划包括增加政府投资与减税政策。
4. 欧洲央行行长Trichet预示三月再降息
目前的2%已经为历史低点。再降息源于经济数据大幅弱于预期。相比英国央行的1.5%,还有50基点的降息空间。欧元与英镑相对美元和人民币贬值。英镑对RMB汇率破10。
5. 英政府批准90亿镑计划,允许希斯罗加修第三条跑道
目前跑道拥堵程度为全球第二,第一为伦敦Gatwick,第四为伦敦Stansted。香港排名13,北京排名15。(07年数据)

[其它]
1. 中国政府投资300亿加强国有媒体
更注重对外宣传。环球时报或发行英文版。
2. 统计显示,英公立高中A Level成绩平均水平优于私立高中
3. 面对春运,铁道部第一次道歉
胡core再施压力。票价水平过低,私人无意愿投资铁路。打破垄断,政府应该补贴私人的铁路投资。
4. 星巴克开发“中国咖啡”
中国市场或成星巴克战略要地。云南咖啡打出世界品牌还需时日。
5. 台湾开放博彩业
大陆地区也应该跟进,开放大城市及高档场所博彩业。

一月 14, 2009

今日头条 14/01/2009

[金融市场]
1. 中国统计局公告07年GDP增长13.0
为94年来最高。GDP排名超过德国成世界第三,人均GDP超3000美元。
2. Jim Leng当上力拓新董事长
当天力拓股份下跌11%。面对370亿美刀的债务,力拓决定缓建新铝矿。
3. S&P下调希腊评级
西班牙与葡萄牙被列“信用观察”名单。爱尔兰被“警告”,成为欧元区第一个确认陷入衰退的国家。
4. 美股下跌
盖因零售业报告不如预期。
5. 美国扩大对美洲银行注资
为美林收购案。纳税人继续为信贷危机买单。
6. 全球裁员事业继续高歌猛进
美摩托罗拉砍4000职位。英陆虎砍450职位。

[其它]
1. 四川灾区取暖器51%不合格
2. 乔布斯请病假,各大媒体列为头条
可见苹果多么需要他。
3. Obama延揽麦肯锡的人马入阁
而他的前任,布什,则更喜欢高盛。

一月 13, 2009

今日头条 13/01/2009

[金融市场] 
1. 美11月贸易逆差减28.7%
12年最大跌幅,得益于油价与国内需求的下跌。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减57亿美元,至283亿。
2. 中国12月进出口均有下跌
进口同比跌2.8%,出口同比跌21.3%。贸易顺差仍在高位。美国需求减少的影响被其它地区需求增长所弥补,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大。
3. 08年中国轿车销量升7.3%,政府定增10%为09年目标。
08年,英国轿车销量降11.3%,美国降18%,爱尔兰降55.9%,西班牙降49.6,日本降5.1%。印度升1.7%。
4. 鲁宾下台,花旗出售高风险业务,显示危机中受损严重
FT专栏落井下石,讽刺“全能银行”不再。
5. 巴克莱全球裁员2100人
危机并非完全结束
6. RBS卖出中行股票,套现24亿镑(*)
李嘉诚,UBS与RBS套现中行。美洲银行套现工商银行。接下来,高盛,花旗与Dresdner Bank或将有所行动。

一月 12, 2009

今日头条 12/01/2009

[金融市场]
1. 德国RWE以93亿欧元收购荷兰Essent公司大部分股票
信贷危机后最大宗并购案
2. 英国贷款者享受不到降息好处
买房贷款利率从之前的5.1%降到4.79%,而央行基准利率已降到1.5%。存款者的利率则减半,从1.68%到0.81%。
3. 中国趁布什下台前争取美方高科技出口许可

[其它]
1. 昨日中国春运正式启动
民航运送量预计增加12%,领先铁路和公路4%。


一月 11, 2009

今日头条 11/01/2009

[金融市场]
1. 欧巴马昨日公布经济刺激方案,今日低调回应竞选时承诺。
好坏消息要相继公布才不会影响选民观感
2. 美国汽油价格上涨至1.78刀,过去三周回升12%。
调查称这是油价触底后自然反弹。直接原因是炼油厂减产
3. 英布朗计划投入5亿英镑求助失业人口。
将提供7.5万培训机会

[其它]
1. 传统媒体赶时髦,视频音频纷纷上线
今天发现,继wall street journal, bloomber, reuters, financial times之后,Economist也开了自己的视频和音频专栏。相比economist,中国的财经杂志行动更早。
2. boboku圆你明星梦
在线照片修改网站,把你的头像放到大广告牌上和民国硬币上。
3. 巴以冲突将进入第三阶段
温情不再
4. 《南风窗》最新一期非常好看
“民族”概念是俄共政治运动产物;煤炭价格下降后山西县城发生根本变化;呼唤第三次政治改革。

读书笔记10

[comment]
“复苏”公司

       经济危机下,政府怎么分配财政收入才更有利于经济复苏?经济学理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各国政府更是采取了各异的措施。据cnbc的统计,如果加上obama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将要再投入7700亿美元的话,从08年初到现在美国政府总计投入市场的资金将达到1.7万亿美元。与之相比,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入就不算一种过激的行为了。欧盟虽然也想统计给出一个巨大的数字,无奈各国并没有讨论出个统一的结论,只有各自行动。
        很多人同意目前所遭遇的经济危机是本世纪所遇到的最大危机,但是如何面对危机,依然没有定论。针对如此巨额的政府投入,现在有两种观点。 支持的观点认为,经济危机造成市场流动性的骤然降低,政府的经济投入将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恢复。反对的观点则认为,政府不能创造财富,如果大规模的救市,只能造成民众及其子孙们为那些金融行业的富人们的错误买单。还不如发钱给民众,以刺激消费。
        反对者的意见反应在政策层面,就是向普通民众发放消费券,而不是采用政府投资的方式。这一政策已经在台湾地区获得了通过。在中国大陆,《财经》杂志也开始了讨论。我有两个理由反对这一举措。一是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证明消费券的发放会直接影响短期的总需求。比如日本也发放过消费券,但一些民众就把现金存起来,该花现金的地方用消费券代替。另一些民众则通过地下市场把消费券换成现金存起来。如果消费者没有信心,总有办法不花钱,而不是多花钱。第二,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流动性的降低(证据见下图, oil price ),其长期的影响是投资的下降与长期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券的短期性使其功效不足以抵消目前危机造成的影响。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credit给投资,而不是只支持短期消费。没有长期的信心,还是不能抵挡经济下行。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在这里提一个关于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的花钱的方法:建立政府投资公司(比如叫“复苏公司”)。与目前的政府投资公司(比如汇金公司和国资委)不同的是,该复苏公司应该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只提供担保和少量资金用于投资。该公司应该给大量“合格”的私人企业提供短期担保,保证在这一定时期内银行敢借钱给这些私人公司。二是存在期短,比如说只存在五年。给出的担保也都在这五年内结束。这种短期的复苏公司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使得银行敢于借钱出去。另一个好处是在复苏公司清盘时,纳税人可以比较清楚这次经济危机总共花掉他们多少钱。以目前的文献来看,还没有人对拯救经济危机的成本进行过估算。
值得乐观的是,已经有很多经济学家开始预言09年末将能看到全球经济的复苏。如果他们是对的,“复苏公司”这一招可以放在下次经济危机时再用。

一月 03, 2009

读书笔记9

[comment]
耕地问题
        如果知道多少现实的问题与耕地问题有关,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耕地问题的会引起这么多讨论。如果没有界定耕地,就没有明显的城乡分界。没有农村与城镇户口,也没有城乡二元化,农民也将应该有最低生活补助,有失业求助。城市没有所谓的农民工,只有工人和失业的工作。城市也将出现贫民窟。土地使用权有更大的可能会被转化为建筑用地,商业用地,和其它各种用地。后果还有更多。但这些都还只是部分的担心,最主要的担心则是中国的粮食安全。简单的说,如果没有对于基本耕地的要求,中国还有没有能力养活自己?
        这个问题最近的讨论主要是茅于轼先生主持的天则所提出了一份报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简单地说,该报告认为粮食安全并不是大问题,粮食不必要自给自足,耕地保护不完全有必要。紧随其后,就有若干的争论,非常火热。支持茅先生的人们认同自由市场,也就是说,认为耕地保护没有必要,市场自然会给耕地定价。而反对茅先生的看法则分很多流派。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重要,国际市场的粮源不够给中国提供保障。该说法主要论据有二,一是早先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第二是全球粮食市场交易水平还不够中国一个季度的消费量。另一部分人认为,一旦耕地保护的政策放松,由于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耕地资源的减少将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换句话说,即使开放耕地保护是好的政策,也不可能在再有的政府框架下很好的执行。激励的反对声音中不乏对茅先生诸心之论。
        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我属于反对的一方,但是原因与以上两者不尽相同。我反对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中已经有一部分已经市场化了,包括人力投入(大量民工进城),化肥,甚至包括粮食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水平已经没有很大差距了)。在这种情况下,耕地的市场化并不是必要和急需的。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但并不一定是现在需要解决的。原因之二是,市场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有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粮食本身需要期货市场来降低波动和调整预期,第二个例子是美国次贷危机。市场在解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上并没有表现的特别好。
        现在讨论耕地问题只是讨论,不会也不应该扩展到政策的层面。

ref:
1. 郭凯,《18亿亩》,http://kaieconblog.spaces.live.com/Blog/cns!B4C829CC97B9EDD8!9657.entry
2. 郭凯,《Re: 18亿亩》, http://kaieconblog.spaces.live.com/Blog/cns!B4C829CC97B9EDD8!9659.entry
3. 潘大,《郭凯博士是怎样捏造统计数据的》,http://www.create.hk/archives/379
4. Larry,《谈谈茅于轼的屁股》,http://derain.spaces.live.com/Blog/cns!DC6E2922EAB6AAB0!2467.entry
5. 茅于轼,《为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http://www.unirule.org.cn/SecondWeb/Article.asp?ArticleID=2711
6. 茅于轼,《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4896
7. 天则研究所,《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http://ipencil.org/ablog/?p=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