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18, 2006

鸟儿问答

鸟儿问答


小鸟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飞翔?
老鸟答:你觉的自己准备好的时候就可以飞了。

每一个创业者面前都摆着两条路:创业,还是不创业。创业意味着面对风险,利润归你,损失也归你。不创业则可以安心打工,拿着平常的工资。所以创业之前,一定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准备好面对这充满未知的世界了吗?

最了解这个问题本质的,应该是那批戴着厚厚的眼镜,书呆子一样的博士及博士生们。我目前也在读博士。朋友们发现我最大的变化不在于眼镜加厚了,而在于更善于挑刺了。当我“犯病”的时候,他们每下的一个结论,都会被我问到:有证据吗?这是真的吗?读博士之前我还是比较正常的,倾向于接受每一个结论,认为世界上有常识这类的东西。不过目前,至少现在,我发现常识就是障眼法。人们所称的“常识”,只不过是掩盖这个真正的世界的幕布。在这块幕布下,充满了未知。上帝与撒旦同在幕布后面。

所以如果一定要分清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谁更勇于揭开这块幕布,我的答案一定不会是读博士的这些人。

确实,“创业”光鲜的背后,除了艰辛和汗水,毅力与勇气,没有人知道还藏着什么。

十一月 04, 2006

银行哪来的风险

新快报


银行哪来的风险

文 乔永远

相信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银行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在中国政府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后,众多国有大型银行还要上市融资。当我向一个俄国朋友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IPO的规模之后,他被吓了一跳:中国需要在国外买油田吗?近12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都快能买下一个中等规模国家了。

银行的钱不是用来买东西的,而是用来抵御看不到,摸不着的风险。我所指的是信心。银行经营的是信心与信誉,而不只是钱。

想像这样一种情况,一个银行有十个客户。这十个客户各存了一元钱,并且可以随时提取。由于存与取基本上可以平衡,所以银行只需要留下两元钱用于满足客户日常需要,其它的八元钱用来贷款给贷款客户。

但是突然有一天,某小道消息说银行损失了三元钱。存款客户就开始考虑,如果我现在不取的话,但是别人在取,那么银行在其它七个人取完的时候将会破产。从破产的银行是一分钱也得不到。他在这个时候最优的选择就是赶快去银行把钱取出来。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我们想像银行门口必然排着长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挤兑时的情景。

即使是经营良好的银行也不可能一时间把这么多钱同时支付出来,因为他们只留了两元钱在手中。银行手中握有的别人的债款也不可能一时间取回,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一个词“流动性危机”所指的情形。

对付这样危机的办法也很简单。如果银行门口没有其它人来挤兑,想来取钱的人自然也不担心了。这样他就愿意继续把钱存到银行里。别人的信心也增强了他自己的信心。可见信心是会互相影响的。只有足够多的人都失去信心,银行挤兑风潮才会逾演逾烈。这是第一个关键的条件。

还有一种可能是确实很多人都在银行门前等着取钱,大家也都相信银行没有能力兑付所有人的钱。这时银行所要做的,就是满足这足够多的人取钱的愿望。当人们看到不管怎么取钱银行都能及时兑付时,关于银行没钱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这是第二个关键的条件。

因为挤兑而破产的银行是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拿不出钱来。这个时候银行往往需要中央银行的帮助,以度过难关。这便是央行要求一定的资本金的原因。商业银行要拿一定的钱放在央行,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可能应对。央行也因此被称为“最后借款人”,银行求救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资本金为8%,也就是说银行要拿全部存款的8%放着以应付危机的出现。考虑到中国的巨额储蓄存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需要那么多钱了。

所以当九十年代初“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条幅贴出来时,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便已经开始。取款自由意味着银行业需要管理人们的信用和信心,需要直接面对人们失去信心的风险。现在资本金的补充只是改革的一步,它意味着国家在退出银行治理方面又进了一步。因为银行已经有足够的条件独自前行。

没有了国家为挤兑买单,银行也必须在这个充满风险的世界独立地开始它的新生。

万圣之节,与我无关

英伦学人


万圣之节,与我无关

文 乔永远

我向来不是个追求时尚的人。当然,我试图创造的潮流也没有人跟。所以在一些潮流面前,我总是显得比较孤僻,陌生与不成熟。

我想起了最早的时候,麦当劳肯得基首次进入我所在的城市时的情景。非常多的孩子们带着家长涌入它们的店铺。长队出了店门口,一直排到街上。但是我就是不为所动。心中确实挺喜欢店铺的样式,但是一直装着清高的样子,不去不去就是不去!直到被父母带着去尝鲜,才终于觉比路边的豆腐皮好吃多了,理解了别的孩子们去那里的原因。

但不幸的是,不与潮流合作的性格却保留了下来。

万圣节我最早是在国内听说的,那时还是高中。我一直是个土人,那时犹甚。看着爱慕时尚的少年学生们纷纷以送给自己喜欢的异性礼物来纪念万圣节,我常常非常鄙视,虽然我也不了解万圣节应该怎么过。但是这是洋人的节日,我们过什么?后来才发现,原来中国人所接受的洋节全是用来送礼物。于是后来我也慢慢开始接受。不过,这分明就是中国人的节日嘛。

前两天给一个学电影的韩国大姐介绍中国的电影时,遇到一个马其顿的女生来向她借万圣节派对的服装。只看到那个韩国姐姐拿出了两件东西我便已经魂不附体,只想告退。两件宝物,一件是女巫的羽毛头饰,另一件是透明的裙子,或者用作当裙子的纱巾。

马其顿的女生也叫了起来。看来她也不经常看到这两个东西,但与我想像的不同,她随即便露出了兴奋的目光。我想我也第一次承认这个长着中国人容貌的韩国女生不是我的同类,至少之前我一直想跟她说中文。



万圣节来了?是那个有小孩会在你门口要糖吃的节日吗?还有南瓜鬼。那不是在春节,或者圣诞附近吗?就是这几天?韩国姐姐忍住了嘲笑,给我从头到尾普及了一遍。好的。我知道了。

不过蜗牛还是蜗牛,不能指望我能这么快就跟的上潮流。对着韩国姐姐的万圣节的派对的邀请,我只说了一个字“No”。还是回家干活吧,让老外去过他们的派对。这是我对应的方式。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这也算是一种我自己的方式,度过身在英伦的第二个圣人的节日吧。读圣贤书也是一种纪念圣贤的方式,是吧?好吧,我是在自我安慰。但至少今年我弄清了万圣节是在十月的月末。万圣节这个词也不是音译,而是意译,相当于中国的节日,什么呢,孔子诞辰还是屈原投江的端午,抑或是清明?好吧,我确实还不太清楚。

明年的万圣节,说不定我真的会摆个南瓜放在门前。当然,上面的图案一定要弄个中国图案,嗯,最好是孔子像。如果我明年果真有本事在南瓜上雕刻出来的话。

十一月 02, 2006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访英

英伦学人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访英

对话应取代对抗,伊斯兰需要理解

文 乔永远

10月31日,伊朗前总统哈塔米(Seyyed Mohammad Khatami)抵达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以一场“对话的哲学”为题的演讲开始了他的英伦之旅。演讲后,他接收了由校方授予的法学荣誉学位。

自从1979年伊朗的革命后,伊英两国间再也没有高层政治人物互访。哈塔米此行是他的第一次来到英国,也是近三十年来伊朗来到英国的最高层的政治人物,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容忍与对话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冲突。”哈塔米以更具有哲学意味,而非现实主义的话开始了他的演讲。面对在座的包括教授,学生及政治人物共1000多人,他说:“我们这个世界需要信仰。但是尽管我们有可能并不拥有共同的信仰,我们也要了解,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可能因为在大学演讲及之后的授学位的关系,哈塔米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政治和伊朗的现状。他通过引述柏拉图,表达了对西方的善意。他在演讲中表示,容忍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良方。

最后,他讲到,“跨越国界的友谊才能拯救这个世界。”战争不是好的选择,这应该是他真正想说的话。

演讲之后,在11月1日哈塔米又参加了一次小型的座谈,这次座谈聚集包括犹太人在内来自各个地区及宗教的代表。在回答一位犹太的女学生关于伊朗怎么对待犹太人的生存权的问题时,哈塔米表示,伊朗认为各个宗教平等,但要考虑到伊朗自身是个伊斯兰国家。伊朗是承认以色列的,“在我们的总统(现总统,内贾德)说以色列并不存在时,他有七个家人正生活在以色列”。



支持与抗议

即使不去看电视或者其它媒体的报道,参加这次公开演讲的听众也能从现场的抗议清楚的感受到另一些人对哈塔米演讲的反对。

伊朗妇女自由组织的成员Maryam Namazie表示,作为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把荣誉学位授予这样的一个人是一种耻辱。她认为,哈塔米应该对在他任期之内的1,300名伊朗人的死亡负责。

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一些支持。该校认为,哈塔米的温和的思想和交流的意愿应该得到赞赏。在哈塔米的被授学位后,历史系教授本特立(Michael Bentley)发表了演讲。他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为不同文化,宗教之间的对话而作出努力的人。梵蒂冈对这一努力表示欢迎。

哈塔米对于在他演讲时出现抗议的人群并不感到惊呀。在接受该校学生报纸采访的时候,他顺便还揶揄了一下布什:“尽管在我演讲时可能会有抗议人群,但是一定会比乔治布什少的多。他不管到哪总有更大一群抗议者跟着他。”

勇气值得赞赏,对话值得提倡

除了前文提到的在发表演讲当时遇到的抗议,及身处国外的一些伊朗及人权组织的抗议,哈塔米还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国内的压力。前副总统阿布塔西认为,哈塔米领导的改革派虽然在竞选时给出漂亮的许诺,但是并不现实,也没有顾及到普通人的感受。哈塔米本人自1997年所开始的自由化的改革也被部分的伊朗人认为是道德败坏和贫富分化的开端。

所以,作为被西方世界称为”邪恶轴心”(Axis of Evil)伊朗的前总统,有勇气出访西方世界并递出对话与理解的橄榄枝,卡塔米的这种勇气是值得赞赏的。他确实走出来了,一个月前长达12天的美国之旅和这次的3天英伦之行,将是伊朗与西方“对话”的开端。

From 2006.11.1哈塔米访英

十月 30, 2006

Chinese Banking Reform: Long March to Conquer(Final)

Chinese Banking Reform: Long March to Conquer

Yongyuan Qiao
Oct 20th, 2006

Intro

WILL a rotten apple turn out to be a golden one after you give it to someone else? Only when he is the god. The mess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are the “GOD”, because people, at least some believe that going public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banks. Recently going public fever is the evidence.

Is going public an efficient way promoting bank governance?

Going public means to sell part of the firm’s share to the public, on the contrary, selling shares to a group of target investors is named private offerings, but not going public. Private offerings was used previously 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s (ICBC here after) case to introduce Goldman Sachs and Allianz.

For a public offering, the shares are constituted by two parts. One part is the shares held by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s of the firm. The other part is the shares freshly issued by the firm. Afterall, the firm needs money.

From ICBC’s IPO prospectus, we can see the money raised by the IPO is used to top up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e. By investigating ICBC’s capital structure, however, I found that ICBC’s 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e is 8% while the requirement rate is only 4%. Compari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banks, such as 3.15% for 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SDB here after), ICBC’s 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e is far more from enough.

The firm’s aims might be various by going public, such as introducing strategic investor to promote the firm governance, bringing in shareholders from upper stream firms to build business network and obtaining investors’ evaluation from public traded share prices. The first aim is the most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ICBC’s case. But if look into ICBC’s case, we will realize that the aim is not fully realistic. ICBC introduced some strategic investor before IPO, after which China National Security Fund(CNSF here after) obtained 4.99% of ICBC’s total shares and Goldman Sachs obtained 5.75%. Although ICBC’s IPO in the near future is forecasted as the biggest ever IPO in the world, H shares for sale are only 10.80% of the total shares and A shares for sale are much less, 3.97% only. Given millions of investors are applying for the share allocation, we can’t imagine that an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is able to obtain one tenth of the total shares. Even though some one does get one tenth, the shares he will get is just 1%, which doesn’t mean he is unable to act his duty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with such limited voting right.

To sum up, going public can rather bring cash than any additional profit by improving the state owned banks’ governance. However, it seems that banks don’t need money at present. My conclusion here is going public per se isn’t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banks quality.

An optimal way of go public?

Even though that the banks do lack of money, and going public is the best way of going public, I have to point out their ways of going public are not smart.

Firstly, selling stories are now a fashion in IPOs for Chinese banks and it seems that good stories are the admissions for successful IPOs. Years ago, when Bank of Communications (BC here after) went public to bring in strategic investors, its story was “Smaller size, good merge opportunities.” The following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CCB here after) IPO emphasized that it was the “Most profitable bank in China”, by incorporating a fund previously from the government. Bank of China (BoC here after) used the story “most stable growing bank”.

When selling story is a habit for IPO and the word “MOST” is the guarantee for successful IPO, the only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ICBC’s IPO is some story with the initial word “MOST”. One of the stories ICBC’s selling is “The biggest ever IPO”. The biggest IPO brings a huge impact on the supple side which implies the discount of the shares will be much more severe. The “biggest IPO” brings the scenario to my mind when a magician claimed he would make the Great Wall disappear to promote his performance, but investors are not investing for a magic show.

We should still remember CCB used the word “biggest IPO” in its prospectus when it went public. It does be the biggest IPO in previous five years world wide, but not in the history. No wonder the bible say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Most mess don’t agree that the National Department of Finance should pay for the loss of the big four banks by injecting huge amount of money, however, I prefer to interpret that as a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 of the banks during national economic reform, which is mainly raised by government but not the banks themselves. The thing now I don’t agree with is the timing of going public.

Great pressure will be made for the supple of capital by offering the same kind of shares during a short period. The Chinese banks are now going public at almost the same time, which will be the reason for the more severe competition and a larger cost of capital. The first day profit could be used as a measur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Recalling the doc-com bubble in U.S., the first day profit is about 20% to 30% for the internet firms while normally this should be less than 10%. For CCB’s offering before the bank fever, the first day profit is 0. However, during the fever, BoC’s first day profit is 15% for H shares and 23% for A shares. This gathering seems like a government behavior but not business.

The last issue is the “Equal Price” between A and H shares. ICBC is the first firm going public i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t the same time. In ICBC’s prospectus, they claimed that the price for A shares and H share would be equal subject to the exchange rate. This equalization should work in text books rather than in reality, since no equalization has ever found in the real world for the same share traded in different markets. It’s reported that for most countries with a domestic currency traded market and a foreign currency traded market, the difference in price is significantly existed. In most cases, the same share might be more expensive in foreign currency used market than in domestic currency used market. For Chinese case, I found that BoC’s H share price is normally 3% more than A shares, and China Merchant Bank’s (CMB here after) H share price is 13% higher than A shares. If ICBC issue it’s A and H shares at the same price, the only thing is going to happen is the demand for the shares is too high while on the other market is too low.

End up

Although it’s not perfect for Chinese banks’ IPO, going public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for the banks. Before going public, the banks had to investigate themselves thoroughly. The CEO of CCB, Jianqing JIANG, said that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we knew ourselves ever. By going public and consequent reforms, the quality of the banks will be promoted and the bank governance will be better in a long run.

As long as the shareholders, especially the nation, can effectively act their right, the bank governance will not rely on going public and other strategic investors. Improving the bank’s service,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nk’s customers and clients are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banks. Without any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and going public, the banker Muhammad Yunus in Bangladesh not only issue debts with no mortgage, keeping the loan recovery rate high as 95% till 1998, but also won the Nobel Peace Price in 2006.

Chinese Banking Reform: Long March to Conquer

Chinese Banking Reform: Long March to Conquer

Yongyuan Qiao
Oct 20th, 2006

Intro

WILL a rotten apple turn out to be a golden one after you give it to someone else? Only when he is the god. The mess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ividual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the god, because some, at least, believe that going public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banks. The recent going public fever is evidence.

Is going public an efficient way promoting bank governance?

Going public means to sell part of the firm’s share to the public, on the contrary, sell shares to a group of target investors are named private offerings, but not going public. Private offerings was used previously in ICBC ‘s(*) case to introduce Goldman Sachs and Allianz.

For a public offering, the shares are constituted by two parts. One part is the shares held by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s of the firm. The other part is the shares freshly issued by the firm. Anyway, the offering means the firm needs money.

From ICBC’s IPO prospectus, we can see the money raised by the IPO is used to top up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e. By investigating ICBC’s capital structure, however, I find that ICBC’s 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e is 8% while the requirement rate is only 4%. Compari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banks, such as 3.15% for SDB( 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ICBC’s 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e is far more from enough.

The firm’s aims might be various by going public, such as introducing strategic investor to promote the firm governance, bringing in shareholders from upper stream firms to build business network and obtaining investors’ evaluation from public traded share prices. The first aim is the most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ICBC’s case. But if look into ICBC’s case, we will realize that the aim is not fully realistic. ICBC introduced some strategic investor before IPO, after which CNSF (China National Security Fund) obtained 4.99% of ICBC’s total shares and Goldman Sachs obtained 5.75%. Although ICBC’s IPO in the near future is forecasted as the biggest ever IPO in the world, H shares for sale are only 10.80% of the total shares and A shares for sale are much less, 3.97% only. Given millions of investors are applying for the share allocation, we can’t imagine that an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is able to obtain one tenth of the total shares. Even though some one do get one tenth, the shares he will get is just 1%, which doesn’t mean he is able to act his duty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with 1% voting right.

To sum up, going public can bring cash without any additional profit by improving the state owned banks’ governance. However, it seems that banks don’t need money. My conclusion here is going public per se isn’t a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banks quality.

An optimal way of go public?

Even though that the banks do lack of money, and going public is the best way of going public, I have to say their ways of going public are not smart.

Firstly, selling stories are now a fashion in IPOs for Chinese banks and it seems that good stories are the ticket for successful IPO. Years ago, when BC (Bank of Communications) went public to bring in strategic investors, its story was “Smaller size, good merge opportunities.” The following CCB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IPO emphasized that it was the “Most profitable bank in China”, by incorporating a fund previously from the government. BoC (Bank of China) used the story “most stable growing bank”.

When selling story is a habit for IPO and the word “MOST” is the guarantee for successful IPO, the only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ICBC’s IPO is some story with the initial word “MOST”. One of the stories ICBC’s selling is “The biggest ever IPO”. The biggest IPO brings a huge impact on the supple side which implies the discount of the shares will be much more severe. The “biggest IPO” brings the scenario to my mind when a magician claimed he would make the Great Wall disappear to promote his performance, but investors are investing for a magic show.

We should still remember CCB used the word “biggest IPO” in its prospectus when it went public. It does be the biggest IPO in previous five years world wide, but not in the history. No wonder the bible say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Most mess don’t agree that the National Department of Finance should pay for the loss of the big four banks by injecting huge amount of money, however, I prefer to interpret that as a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 of the banks during national economic reform, which is mainly raised by government but not the banks themselves. The thing now I don’t agree with is the timing of going public.

Great pressure will be made for the supple of capital by offering the same kind of shares during a short period. The Chinese banks are now going public at almost the same time, which will be the reason for the more severe competition and a larger cost of capital. The first day profit could be used as a measur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Recalling the doc-com bubble in U.S., the first day profit is about 20% to 30% for the internet firms while normally this should be less than 10%. For CCB’s offering before the bank fever, the first day profit is 0. However, during the fever, BoC’s first day profit is 15% for H shares and 23% for A shares. This gathering seems like a government behavior but not business.

The last issue is the “Equal Price” between A and H shares. ICBC is the first firm going public i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t the same time. In ICBC’s prospectus, they claimed that the price for A shares and H share would be equal subject to the exchange rate. This equalization should work in text books rather than in reality, since no equalization has ever found in the real world for the same share traded in different markets. It’s reported that for most countries with a domestic currency traded market and a foreign currency traded market, the difference in price is existed. In most cases, the same share might be more expensive in foreign currency used market than in domestic currency used market. For Chinese case, I found that BoC’s H share price is normally 3% more than A shares, and CMB’s (China Merchant Bank) H share price is 13% higher than A shares. If ICBC issue it’s A and H shares at the same price, the only thing is going to happen is the demand for the shares is too high while on the other market is too low.

End up

Although it’s not perfect for Chinese banks’ IPO, going public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for the banks. Before going public, the banks had to investigate themselves thoroughly. The CEO of CCB, Jianqing Jiang, said that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we knew ourselves ever. By going public and consequent reforms, the quality of the banks will be promoted and the bank governance will be better in a long run.

As long as the shareholders, especially the nation, can effectively act its right, the bank governance will not rely on going public and other strategic investors. Improving the bank’s service,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nk’s customers and clients are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banks. Without any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and going public, the banker Muhammad Yunus in Bangladesh not only issue debts without any mortgage, loan recovery rate is as high as 95% till 1998, but also won the Nobel price.

十月 26, 2006

淡马锡型汇金公司

新快报稿件


淡马锡型汇金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表示:“(汇金公司)可以借鉴淡马锡的成功经验。”对于想了解汇金公司的人,吴晓灵的话中之意是理解淡马锡是:想了解汇金公司的未来,请先理解淡马锡。

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是一家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政府对其拥有100%的股权。它的知名度虽高,但始终保持神秘。淡马锡控制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等几乎所有重要的新加坡企业。据媒体估算,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占新加坡市值的47%。新加坡模式也因此被称为“国家资本主义”,即通过国家控股的私人企业来投资。

新加坡模式被中国所看好的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盈利水平。在首次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务2003年财报中显示,淡马锡自成立起以来的30年中,公司的总体回报率为18%。而2003年的表现方面,回报率高达46%。

相比汇金公司,淡马锡有更强的盈利动机。自成立之初,淡马锡便被定位为以盈利为目标的政府控股投资公司。而汇金则更多的承担了一些改革的使命,目前为止主要任务是为国有银行进行上市前的进行注资和改制,以保证上市及银行业改革的成功。

汇金公司的转型向淡马锡模式主要指汇金公司不再简单以改革为导向。在银行注资并上市的改革进行结束后,汇金公司的目标应该更重视盈利。吴晓灵也表示,淡马锡型的汇金公司更有助于界定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这一表示将消除观察家们之前对于汇金公司在银行改革后所扮演的角色的困惑和担心。

淡马锡本身因其特殊的模式也招致了一些批评。由于淡马锡不是上市公司,所以非常不透明。自从1974年成立以来到2004年的30年间,淡马锡从来没有公布过自己的财务报告与高层管理人员薪金。这导致了一些批评人士的不满。他们认为,新加坡政府剥夺了淡马锡真实控制人也就是新加坡人民了解淡马锡的权力,也有可能掩盖一些高层人员的不当行为。但是鉴于新加坡的廉洁政治环境,他们所担心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在中国这种廉洁政治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的国家,汇金公司如何对高层人员进行监管还是一个问题。

有趣的是,淡马锡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很老外的名字,其实它是14世纪时中国明朝对于新加坡的称呼。别人曾经向中国学习,现在也轮到我们向别人学习了。

十月 22, 2006

国家金融资产的代理人(原稿改后,编辑前) 0.2版

新快报专稿

汇金公司系列一

汇金:国家金融资产的代理人?

文 乔永远

自从汇金公司在2003年成立之后,便稳坐中国第一大金融类公司的宝座。连银行业巨头工商银行也只能退居第二。汇金公司在成立时其注册资金达到了3724.65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全年的GDP则为18万亿元,一家公司就占了1.6%。

汇金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是更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政府机构。汇金公司是由国家财政部与外汇管理局出资成立的。在成立之初,汇金公司就被定位为代表国家对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金融稳定,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由于国资委并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所以汇金公司被广泛认为是“金融国资委”。

汇金公司的出现背景非常复杂。在中国外汇储备稳步上升,国有银行面临WTO开放银行业承诺
期限2007年大限临近的时候,众多期望被寄托到了汇金公司身上,也成为它成立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中国外汇储备量的增加,外汇管理面临很大的增值压力。换句话讲,要为这巨额的外汇找到投资出路。但是由于回报率高的投资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风险小的投资则回报率太低。如此巨额的外汇如何增值一直是外汇管理局很大的难题。北大教授萧灼基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债,实际收益率非常低,这等于将中国的储备"被外国低成本使用"。汇金公司的现实开启了中国外汇储备在国内投资的新的渠道,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另一方面,由于WTO承诺开放金融行业期限临近,国有银行将面临激励竞争。如何提高银行业治理水平,改善国有银行质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并积极投身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措施。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提高银行自己的资本金水平。一般认为,自身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银行面临很大的风险。尽管国人不太担心国有银行倒闭的风险,但是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在2003年由国际上最著名的信用及风险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发布的评级中,中国大陆所有银行全部被评为垃圾等级,而其中资本充足率过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于是由汇金公司出面注资国有银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便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便是设立汇金公司的初衷之一。

这么大的公司的办公地点越非常有趣,只有一层楼。而其高层人员则基本上都是兼职。其成立时的董事长为外汇管理局局长,现在的总经理则为央行金融稳定局的局长谢平。这意味着汇金公司更多意义上是一个空壳,并不进行独立的运作。

汇金公司的所有行动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注资。汇金公司最早的一次对银行业的注资发生在2003年12月,对中国银行注资225亿美元。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汇金公司的成立也是在2003年12月。可见对中国银行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汇金公司的成立,并因此确立了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方向。此后,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建行,建银投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银河证券分别注资。最近一次可以查的到的注资发生在2005年9月,注资光大银行100亿元人民币。这或许也预示着汇金公司的关注重点从国有大型银行转变到了对更大范围内的关注。

但由于其特殊的使命,横空出世的汇金公司也注定了要受到众多的关注,争议以及指责。关于它的争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受到程序方面的质疑,吴敬琏等人就认为汇金公司的成立需要人大的批准。另一方面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为国有金融类企业买单,其合理性也受到部分专家的质疑。

伴随着这些问题与争议,我将在近期就与汇金公司有关的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提出问题并与您一起思考。█

一份关于三个版本的好坏的小调查,欢迎参与

再看汇金公司(编辑后定稿) 0.3版

新快报专稿

汇金公司系列一

再看汇金公司

文 乔永远

2003年汇金公司在成立之后便稳坐了中国第一大金融类公司的宝座,连银行业巨头工商银行也只能退居第二。汇金公司在成立时其注册资金达到了3724.65亿元,与此同时,那一年的中国GDP为18万亿元,汇金公司一家就占了1.6%。

汇金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是更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政府机构。汇金公司是由国家财政部与外汇管理局出资成立的。在成立之初,汇金公司就被定位为代表国家对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金融稳定,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由于国资委并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所以汇金公司被广泛认为是“金融国资委”。这么大的公司的办公地点越非常有趣,只有一层楼。而其高层人员则基本上都是兼职,其成立时的董事长为外汇管理局局长,现在的总经理则为央行金融稳定局的局长谢平。 汇金公司的所有行动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注资。在中国外汇储备稳步上升,国有银行面临WTO开放银行业承诺期限(2007年)临近的时候,众多期望也被寄托到了汇金公司身上,也是它之所以成立的原因。汇金公司最早的一次对银行业的注资发生在2003年12月,对中国银行注资225亿美元。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汇金公司的成立也是在2003年12月。可见对中国银行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汇金公司的成立,并因此确立了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方向。此后,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建行,建银投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银河证券分别注资。最近一次可以查的到的注资发生在2005年9月,注资光大银行100亿元人民币。这或许也预示着汇金公司的关注重点从国有大型银行转变到了对更大范围内的关注。

现在,随着中国外汇储备量的增加,外汇管理面临很大的增值压力。换句话讲,要为这巨额的外汇找到合适的投资出路。但是由于回报率高的投资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风险小的投资则回报率太低。如此巨额的外汇如何增值一直是外汇管理局很大的难题。北大教授萧灼基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债,实际收益率非常低,这等于将中国的储备“被外国低成本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WTO承诺开放金融行业期限临近,国有银行将面临激励竞争。如何提高银行业治理水平,改善国有银行质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并积极投身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措施。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提高银行自己的资本金水平。一般认为,自身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银行面临很大的风险。尽管国人不太担心国有银行倒闭的风险,但是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在2003年由国际上最著名的信用及风险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发布的评级中,中国大陆所有银行全部被评为垃圾等级,而其中资本充足率过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由汇金公司出面注资国有银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便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便是设立汇金公司的初衷之一。

十月 20, 2006

汇金:国家金融资产的代理人?(编辑前原稿) 0.1

新快报专稿

汇金公司系列一


汇金:国家金融资产的代理人?

文 乔永远

“中国最大的金融类公司是谁?”当我问我的朋友们这个问题时,有的人猜是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有人猜是中信集团,更多的人猜是中国工商银行。这几个答案都不对。

猜工商银行还靠点边,因为据资料显示,工商银行在2005年时的注册资本达到了2806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全年的GDP则为18万亿元。工商银行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了当时GDP的1.5%。但是从汇金公司在2003年成立之后,工商银行也只能退居第二。汇金公司在成立时其注册资金达到了3724.65亿元。

汇金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是更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政府机构。在成立之初,汇金公司就被定位为代表国家对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金融稳定,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由于国资委并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所以汇金公司被广泛认为是“金融国资委”。其身后的财政部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序上支持了这种观点。

汇金公司的出现背景非常复杂。在中国外汇储备稳步上升,国有银行面临WTO开放银行业承诺期限临近的时候,汇金公司也被寄托了众多期望。

一方面,由于中国外汇储备量的增加,外汇管理面临很大的增值压力。换句话讲,要为这巨额的外汇找到投资出路。但是由于回报率高的投资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风险小的投资则回报率太低。如此巨额的外汇如何增值一直是外汇管理局很大的难题。北大教授萧灼基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债,实际收益率非常低,这等于将中国的储备"被外国低成本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WTO承诺开放金融行业期限临近,国有银行将面临激励竞争。如何提高银行业治理水平,改善国有银行质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并积极投身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措施。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提高银行自己的资本金水平。一般认为,自身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银行面临很大的风险。尽管国人不太担心国有银行倒闭的风险,但是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在2003年由国际上最著名的信用及风险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发布的评级中,中国大陆所有银行全部被评为垃圾等级,而其中资本充足率过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于是由汇金公司出面注资国有银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便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便是设立汇金公司的初衷。

但由于其特殊的使命,横空出世的汇金公司也注定了要受到众多的关注,争议以及指责。关于它的争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受到程序方面的质疑,吴敬琏等人就认为汇金公司的成立需要人大的批准。另一方面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为国有金融类企业买单,其合理性也受到部分专家的质疑。

伴随着这些问题与争议,我将在近期就与汇金公司有关的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提出问题并与您一起思考。

十月 19, 2006

前路依然艰辛

新快报评论
前路依然艰辛
从工行上市评银行上市热潮


文 乔永远

在你手中的烂苹果,只是因为给了别人,就成了好苹果?除非他是神仙。那么,广大个人投资者和境内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们就是前面的神仙,因为有些人相信,银行上市发行是提高中国内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良策。最近的银行上市热潮便是一个例子。

上市能提高银行治理水平吗?

上市公开发行就是出卖一部分股票给公众,而专门卖给一定范围的投资者部分股票则不能称作上市公开发行。比如说目前工商银行的股东中除代表国家持股的财政部与公司外,高盛集团及安联集团就是由此前的非公开发行而获得的股权。公开发行时,其所发售的股票往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目前的股东所出售的股票,另一部分则是由银行自己新发行的股票。不管怎么样,上市公开发行代表公司本身需要资金。此次工商银行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提到,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收入用于补入资本金。但是从这样的用途上,我们目前并不能看到工商银行十分需要资金的状况。据工商银行的招股书,2005年工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11%。要达到的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则是4%。如果对比同时期的其它银行,就可以看到深发展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只有3.15%,还不到工行的一半。

当然,上市发行还有其它功能,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公司治理,引进同行业公司建立商业网络,还可以通过股份显示投资者对于发行公司的评价以激励其管理者等等许多功能。其中第一条功能是经常被提到的。但是如果以工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功能对于银行的效果将会非常有限。2006年4月份到6月份间工商银行曾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其中社保基金取得4.99%的股份,而高盛取得了5.75%的股份。虽然此次工行的公开发行成为了史上最大的IPO,但是发行的所有H股只占总股本的10.80%,而A股则更少,只有3.97%(以未行使超额配售权计)。由于公开发行要面向广大的数以万计的投资者群体,不太可能想像哪个投资者能独享H股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退一步讲,1%的股权也不意味着这样的投资者有足够的发言权,更不可能实现战略投资者的作用了。

所以如果银行上市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并不能带来什么改善银行治理的附加收益,只能带来一定的资金。而看起来以工商银行为例的银行并不是很缺钱。所以从国家的角度看,银行类股票的上市本身并不能对改善银行治理起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选择的上市方式怎么样?
如果银行确实需要钱,而且上市是所有方式中最好的方式,我也不得不说,目前银行类企业上市的方式并不是最明治的选择。

目前中国几大国有银行上市的方式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卖故事。当初交通银行上市时即以引进银行,并配以“规模较小并具购题材”为故事发行。建设银行通过政府注资等方式,制造出漂亮的“中国盈利性最好的商业银行”上市发行。中行则以国际化及“稳定增长的银行”上市。当卖“故事”成为一种习惯,“最”字成为成功上市的保证时,在工商银行上市时出现“最”字头的故事也就不奇怪了。以至于工商银行卖的故事之一是“全球史上最大IPO”,使我想到了曾经有人宣扬要把长城通过魔术变没了的事情。但是投资者不是来看魔术的。如果读者记性好的话,当初建行上市时一个卖点也是最大,不是史上最大,而是全球最近五年最大IPO。怪不得有哲人说过,“太阳底下无新事”。

虽然民众对于最近国家财政部拿出国库为几大银行的坏帐买单颇为不满,我则对此持支持的态度:毕竟之前的坏帐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造成的政策性贷款坏帐。但是我所反对的则是几大银行上市的时机。几大银行的股票同时上市带来给市场的资金供给极大的压力,同类型上市企业股票竞争加剧,从而使上市发行的成本陡升。如果还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纽约也出现了上市狂潮,当时是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往常上市首日收益率仅有平均5%-7%,但那一段时期达到了20%-30%,而这些资金本来是可以成为发行公司的资本金的。这些算是一种隐性成本。此前建行发行时并没有出现银行上市热潮,上市首日收益为0。而在上市热潮中上市的中国银行首日H股收益达到15%,A股收益达到23%。这种一窝蜂而上的状态更像一种政府行为,而不是一种商业行为。

最后一件要说的事情是A股和H股的平价。这种平价更应该存在于教科书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因为教科书中说同样的股票即使在不同市场上也应该卖同样的价钱,虽然现实中这种事情从来没出现过。据统计,大多数存在本国货币交易及非本国货币交易两类金融市场的国家,如果同一个公司的在两个市场上同时交易,两个市场上是有一定价差的。除了中国的A股市场和B股市场比B股市场价格高外,其它国家中的外币交易市场的股票价格都比本币交易的价格高。在A股市场上和H股市场价格也不尽相同。以前两个同时有A股和H股的银行来说,中国银行的H股的价格比A股价格高约3%,而招商银行的H股价格比A股高13%。对工行来讲,A股与H股的平价只会意味着一个市场上价格过高,另一个市场上价格过低。

结语

虽然有百般不理想,但不可全面否定国有银行上市。在国有银行上市之前,这些银行普遍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改革,建行行长在谈到上市对建行自身的影响时说:建行从来没有这么了解过自己。随着国有银行上市的步伐,上市前强制性的内部改革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都会在长期间显示出其积极的影响。
银行治理水平的好坏和上市不上市没有什么关系,和由谁做股东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股东能够切实行使自己的权利。银行治理最重要的是提高银行业务水平,提升对于客户的了解,扩大贷款,控制风险,也不只在于都去做大客户的生意。没有上市,没有外国战略投资者,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不但能够将穷人的银行发展状大,创造了还款率高达98.8%的奇迹,而且还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银行改革,前路依然漫漫。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对于该事件的看法,并不是对于买入,持有或出售某种股票的建议。

十月 07, 2006

[英伦学人]我们才是国家的财富

英伦学人 编者的话


我们才是国家的财富

轮值编辑 乔永远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在国内正在迎来一年中我看来最美好的季节,和期待已久的国庆长假的时候,远在英伦三岛的我们却只得羡慕:什么时候能把国庆长假也搬到英国?什么时候能在这个只有冬夏的岛上看到我们怀念的秋日呢?


对我来说,一年前刚到英国的感受已经远去,但相信还有无数朋友正在体验着这种冲击及文化间的隔阂。记不记得为什么来到英国,这个饭也不香,人也不美的怪地方?“为什么来到英国?”在国庆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我却不清楚,是因为我爱想问题的毛病又犯了,还是看到朋友的MSN上签名档换成“举国同庆少一人”后而引起的离愁与别绪。


又到了截稿的日期,我才意识到,自己是轮值的编辑。在整理这一篇篇的稿件的过程中,才让我慢慢想到,原来孤独的不止有我一个,还有这么多的像我一样的华人们正在英伦大地上劳作着,虽然不是精耕细作,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常常在想林毅夫讲过的什么才是国家前进的动力。不是资源,不是黄金,不是货物。他只告诉我了不是什么,而没告诉我是什么。现在想来,答案或许就在我的眼前,国家的财富是人。民惟邦本。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在听到了07年伦敦马拉松中,中国队的赞助用来建一所国内的希望小学,才热血沸腾,报名参加,尽管要拉着松跑三四十公里,尽管我已经无数年没跑过超过十分钟。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想到要把教育作为本期的主打,隆重推出。我们并不期待着本期的刊物能为国家强加财富,或者塑造若干人才,而是期待着您和我们一起思考,教育是怎么改变你我,教育是怎么改变人生。

英伦学人在这个金秋,谨以本期刊物献给我们的祖国,及身在英伦的华人们,无论你身属何籍,有着什么样的理念。

感谢为了这期刊物付出辛勤劳动的作者们,你们的不懈努力,才让身居英伦的华人们有了一本中文刊物可以选择,有了交流和思考的空间。


中秋快乐。国庆快乐。

[英伦学人]94年税改

英伦学人专稿

94年税改

----中央政府扩张的开始

文 乔永远

“国庆又至。欢庆之余,我们更应该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道路,看看这个国家,是怎么像我们一样,从不那么成熟的孩童成长成如今的巨人。问题依然很多,我们还要继续前行。”


欧盟在2000年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欧元计划,统一了除英国之外的整个西欧的货币,而蒙代尔也由于设计了欧洲欧元体系而被冠以“欧元之父”的尊称。欧洲央行因欧元的诞生而充满了成就感,称此计划为“人类历史上一大进步,全球化进程的一大飞跃”。看到这里,我们也更明白了秦始皇的自豪来源于何处:他于公元前便统一了远大于现在的西欧(包括英国地区)的货币,文字,度,量,衡。

但是从技术层面论其成就,其实并不及中国央行及财政部在1994年做出的关于税收体制的改革。涉及欧洲国家间的问题中国国内各地区间一个也没有避免,而特有的问题则又层出不穷。尽管这次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有评论者认为此次税制改革为以后的问题埋下了隐患,但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994

随着国家财政收入从1985年占GDP25.5%到了1993年的13.7%,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坐不住了:财政收入比例下落的同时,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总财政收入的比例从85年的38.5%降到了92年的28%

与此同时,从80年开始的财税政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当时的财税政策规定,地方所属的企业的收入归地方,中央所属的企业的收入归中央。虽然制定规定的本意是为地方促进生产提高回报提供动力,而且也部分的达到了这一目的。对地方政府来讲,如果收入超过了支出,则把多余的部分转到中央去。反之,如果地方收入不够支出,则由中央直接补足。地方政府在这种条件下更多的向中央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而非独立的决策部门,从财政的角度来讲。

但是与此同时政策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地方会努力的少报收益,而把收入花完,甚至多花钱,反正中央会为自己买单。更有甚者,地方会禁止跨地区交易,以防本来属于自己的财政收入进入别的地区的口袋。

而这一消极影响直接影响到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的下落。


所以,1994年的财税改革的四个主要目的是:简化税收系统,增加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提高中央收入比重,和稳定税收。

而事实上,在引进增值税以取代流转税和引进对香烟,酒等商品的消费税后,税收系统确实被简化了。而94年后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1/4的消费税,商业税,地方国企的收入等。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从94年财政制度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有大幅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这次税制改革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仅1994年一年,从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就达从93年的只占GDP0.5%到了4%左右。虽然中央政府的收入上去了,但是税收占总GDP的比例并没有由于这次的税收改革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在94年一年中,此比例下降了4%。此后,该比例有所上升,直到02年还没回到90年时的水平,但由于GDP增长很快,所以总量已经远超出90年的水平。


中央与地方


总体来说,中央的职责是被限定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的,而不是国内事务,比如外交与国防,还有就是投入央企的建议,大型水利项目和国内大型桥路建设。广大民众与其说依赖中央政府,不如更准确的说是依赖着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这也给人们说自己是哪些地方人,比如说自己是“湖南人”,而不是长沙人提供了一些依据。因为他们的医疗补助,退休金都是由省级政府处理的。

自从94年的财政改革之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由于转移支付的存在而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中央往往有很大的权力去分配现在已经属于自己的财政收入,而这是94年之前不存在的。

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94年之前地方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会采取瞒报与虚报亏损两种方式。而94年后,由于地方的收入出现大幅下降,这种动机被增加了。

事实上,世界上其它国家,特别是拉美的一些国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内部的省就靠增加自己的负债而换取中央政府的怜悯,以期待得到更多的来自己中央的财政支持。但这样问题终在98年金融风暴中暴露出来,过多债务而带来的风险最终引起了对于国家全部财富的损害。

如今的问题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使自身受到金融风暴的过多的影响,但其它国家的例子却已经为中国敲响了警钟。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进程的完结,与汇率改革的深入,如何能够把税收制度设计的更合理,进而减少风险扩大收益,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分权与集权,更关系到国计与民生。


Reference:

E. Ahmad, K. Li, T. Richardson, and R. Singh, R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IMF working paper, 2002

C. Wo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 China Quarterly, No. 128, 1991




九月 29, 2006

[新快报]最好借多少钱

新快报专稿

最好借多少钱

文 乔永远

如果我自己成立一个小公司,自己应该投入一部分钱,也应该从银行借一部分钱。那么两部分之间应该有怎么样的比例才是最好呢?

其实这远不仅是创业者的问题。你如果买了一个公司的股票,那么最后做这个决定的也将是你。不同之处只是在你的意见的重要性则要视乎你手中股票数目多少,而不能直接起作用。

如果从银行愿意无限借钱的情况下,借钱越多越好?不是。银行借款是要还的,还要带上利息。如果一个公司一年辛苦挣来的钱都拿去还了,那广大的股东就没有利润分了。股东因而也也没有动力去参加董事会投票。更不要期望公司会有很好的表现。于是可以得到这样的逻辑,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往往会有更高的风险。

这样说来一分钱也不借才好,总的利润都是股东的。但也不全是。如果在盈利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用来还借款的钱是不用交税的,而这部分少交的税对于大的企业来讲,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部分由于是负债而引起税收的减少被专业人士们称为税盾,用于减少一部分利润的流失。

本质上,如果把股权和债权并起来看,两者是相类似的。债权很简单,表示债权人在每期末,每年,每月末,都有最大的优先权,去获得恒定回报的一个权力,当然,破产了的企业就不用了。而股权则充满了风险,除了破产之外,股权人,也就是股东有可能会得到在用所有的利润还了债款后发现利润是零,甚至为负,所以就要承担企业的损失。作为补偿,股东也可以得到在扣除债务后的所有的收益,而这笔收益经常是很可观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董事会有最大的权力去做决定,因为他们更关心收益情况。

如果理解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无论国内国外的人都认为汇金公司的成立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因为对于几大国有银行来说,终于有个确定的股东可以为他们做决定了。至于汇金公司到底能不能有效的实行自己的股东权力和责任,至少现在金融市场也没有确定的看法,目前国有银行并不优秀的表现可为这一看法做个注脚。


九月 22, 2006

[新快报]类蝴蝶效应

新快报专稿

类蝴蝶效应

文 乔永远

“在太平洋上一只蝴蝶扇动自己的翅膀而引起的空气的波动,却成了南美一场风暴的起源。”这样的话往往用来描述什么是蝴蝶效应,虽然其夸大的部分远远超出了事实本身。

幸亏我们投身股市的人们不用关心类似这样的蝴蝶效应,因为即使关心,也无能为力:谁有精力去调查南美的风暴是由哪个国家的哪个蝴蝶效应扇动翅膀所引起的呢?而且即使我们有能力去调查,我们又能拿这个蝴蝶怎么样?处死它吗?无能为力之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但类似蝴蝶效应的现象却常常出现在投资的经历之中,而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扰之中。比如加息。如果美联储加息,对于身在中国,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美国利息增加,在中国的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利率没有变化。如果有人手中持有美元,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继续紧紧的握紧美元;如果只有人民币,那应该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来换取加息所产生的多一点的利息。对于普通的中小投资者这样的资产规模,这加息所产生的利润并不值得一提,甚至还付不起交易的手续费。但是大型投资者,比如中国政府,手中握有近6000亿的美元资产,一天因为加息而得到的收益就大的惊人。

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和我们自己有关。

如果换成美元能得到更多的利益,那么换美元的人就多。这就像我们买菜一样,如果买一个黄瓜的人多的话,而且黄瓜不能无限量供应,比如说一天就只能运来2000根黄瓜,那黄瓜的价格一样会涨。把美元看作黄瓜,这个道理就简单了。本来比如说8元人民币买1元美元,那买美元的人多的情况下,美元会贵起来。更贵意味着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买同样的美元才行,比如会涨到了10块人民币1美元。但是由于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一直维持8:1,所以不能涨,但是美元对其它国货币在涨,比如说对英镑。

同样的道理,人民币与美元一起涨,就意味着本来可能10便士换1块人民币,现在要15便士了。那本来中国出产的鞋子卖到英国很便宜,现在如果厂家并不改变其人民币出厂价,人民币定价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鞋子的英镑价格就变的更贵了。更贵的鞋子买的人就少,所以英国人开始减少对中国便宜鞋子的进口。便宜的鞋子没有了,英国本地的鞋商很高兴,就多雇了几个人来做更多的鞋子以满足当地人的需求。而中国的制鞋厂则开始裁员,或者减薪。

这个事件反映在股市上,那就是制鞋业的股价在下跌,而对于出口占比重越大的鞋业来讲,股价跌的越多。由于类似制造业在国内股票市场占有一定比重,所以甚至可能出现股市整体下滑。

这样的故事讲下去,可以很长很长,但原因都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在息。这样的故事算不上是真正的“蝴蝶效应”,所以我加了一个类字,表示是和蝴蝶效应相似的情景。类蝴蝶效应只告诉我们一件事,世界上每件事都和我们息息相关。一个优秀的投资者需要更宽广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已经不是空谈。

九月 15, 2006

[英伦学人]情绪定价

英伦学人专稿

情绪定价

乔永远


每个人都想知道,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只要抓住利好消息,人们就可以通过投资来赚钱。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


通货膨胀高是利好消息?不是。低通涨是利好?不是。

人口生育高峰利好?不是。人口增长减速利好?不是。

有战争是利好?不是。和平年代是利好?也不是。

新闻影响政治和立法是利好?不是。新闻失去对政治的影响力是利好?也不是。


在最近二十多年来,全球的金融学家通过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发现了以上这些答案。而这些答案本身所暗示的可能的规律,则足以让任何一个认为,或者曾经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人惊心。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其原因就是因为确定了“人是理性的”这一基本假设。尽管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一在有人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去证伪这一基本假设,但他们持续的失败一度使人们坚信,我们如果发现有任何事情可以动摇“理性人”这一基本假设,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研究不够深入。但金融学的发展及对现实世界的研究使我们再次回归为怀疑者:这一假设可信吗?


在二十世纪末,金融学开始成为一门正式的科学,不再从属于经济学。但是,希勒在这个时候警告投资者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提供什么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可以理性地预测和理解股价的波动。 希勒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什么是股价?学院派的说法是“资产定价”。但是,任何定价都会遭到投资者的质疑: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的钱(股价)去买一份资产呢?这看起来是个经济学问题,却反映了投资的心理动机。


通俗的解释是,现在花所买的是这份资产将来的回报。因此,与现在的股价接受,是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现金流期待和潜在风险评估。而这样的预测又是基于人们对于当前这份资产的评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简单地说,投资者对于现在的付出,取决于对将来的预期,然而预期又建立在对现在的分析之上。


关键问题是什么变量能够确保对未来的预测是可靠。希勒悲观的指出,一些潜在因素,对股价的影响超过一些常规的因素。比如,19891013日的一次股市暴跌,整个股市市值缩水了6.91%。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次暴跌和UAL公司的一项杠杆交易失败有关,实际上UAL暴跌只能解释全部市值的1%下降。有趣的是,事后对于市场交易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的人在这场暴跌之前听说了UAL的交易失败,也就是说股市缩水过程中,有其他因素带动,导致了另外5.91%的损失。


目前最经典的例子是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至今没人找出它是由哪次具体事件引起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天里,全球也就只发生了这几件大事。你也可以参与到这场评判中来,看看哪个最有可能是一种可以引起危机的事件。

1.州际商会将推进其收回超额铁路收入的计划;

2.康涅狄格州制造者协会成功的引入了一条有利的关税条款;

3.墨索里尼演讲称法西斯主义下的人民能面对任何危机;

4.法国总理候选人爱得华德宣布了其未来内阁中的外交部长;

5.一架载有七人的英国飞机在海上失踪;

6.格拉夫计划探险北极;

7.大卫的小分队正向南极推进。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希勒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因素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可以涵盖我们所想到的可能以及不可能影响到股价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份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一书成书于二十世纪末,其所讨论的事件及文化都只涵盖了美国,最多加上欧洲。对于中文的读者来讲,与讨论理性是否应该成为金融学的前提等深奥问题相比,与中国有关的思考或许会使我们更感兴趣。看我们的赌博文化,媒体与政治,投资工具等与希勒所讨论的美国有什么不同,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今日的中国,为我们的情绪去定价,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避免这种情绪化的投资给我们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新快报]迈出投资第一步

新快报专稿

迈出投资第一步

文 乔永远

决定开始投资可是一件大事。

这件事情可不像你所想像的,像买一卷手纸,或者在饭馆吃一餐晚饭,那么简单。在饭馆吃晚饭,我时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去哪个饭馆吃,往往这个问题会变成一件比吃饭本身还重要的事情,如果有人准备和你一起进餐的话,你所要考虑的事情或许更多。但是至少你在决定了要到哪里吃饭,并坐下来开始吃的时候,不会在心里想着刚才换自己坚持的一家会怎么样。如果实在不合心意,我会暗暗对自己说:“下次再也不来了!”

但这决不是你在投资时候的心情。对于新手来讲,我们往往分不清楚什么叫做投资。报纸上报道财经新闻的时候,不是往往说目前国内股市怎么怎么样,期市怎么怎么样吗?但是为什么期市的交易能买明天,甚至明年的东西?股市又有深市和沪市,A股和B股。每个股市上都有一根又一根的线,标明了每日的价格变动情况,但是又有谁知道红的是涨还是绿的是涨,牛市(Bull Market)是涨还是熊市(Bear Market)是涨?虽然后来我知道了牛市是涨,熊市是跌的意思。从资料上我找到了为什么用这两种动物代表上涨和下跌,原因很简单,就是熊总是低着头,而牛总是昂着头。,但是我还记不清楚,而且也搞不懂,难道牛不是低头走路吗?为什么没有熊的保护者们示威反对这一标志呢?直到最近,我终于搞到一张华尔街的铜牛的照片贴到了我的桌面上,才慢慢记住了,虽然疑问还存在在我的脑中。同时我每天背公式一样提醒着自己,在股市中红色的并不代表由于上涨而庆祝的意思,相反则是代表下跌则引起的投资者的出血。虽然这钞票流去的痕迹对新手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随着你投资的进行,这红色也将深深刻入你的头脑。

股市的符号你终将明白,一般幅度的涨跌很快也不再使你惊心的时候,你才会慢慢发现,原来有一些投资方面的问题不会随时间的流走而逝去,反而会越来越成为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比如投资规模。如果你已经投入到股市10万块钱,而这个时候你买的股票又涨了2000元,你是应该在这个时候高兴呢,还是应该沮丧?为什么为沮丧?为一些人来讲“高兴”应该是这个时候的唯一选择。不过你错了,因为与你同时投资10万元的身边的人已经涨了2万元。你肯定会后悔当初没有跟着他/她的选择去买。那么好,如果回到吃饭的例子中去,你已经在后悔为什么不去一定更好的餐馆了。但是你已经没有选择,你已经坐了下来,点完了菜,喝完了茶,甚至尝到了你叫的食物,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不过幸运的是,你还有赚钱。

投资也只不过像就餐一样简单嘛。不要高兴太早。因为马上就有一件另你发愁的事情,这盈利来的2000元钱,是应该放到目前的帐户中,还是应该跟着那个更“有本事”的人,用他/她的策略去投资呢?艰难的决择才刚刚开始。

一个又一个可能的选择随着你投资的开始而出现,也为你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向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命运的窗户。身陷股市,最大的感觉不是盈利后的兴奋与失利后的沮丧,而应该是孤独。

九月 13, 2006

[英伦学人]运营一个学联要多少钱

运营一个学联要多少钱

本刊记者 乔永远



724日,圣安德鲁学联的财务Jing正在自己社团的资金发愁。在这个人口不足两万人的苏格兰小镇,中国学联(CSSA, Chinese Student and Scholar Association)大约有300名会员。账面上看,05-06年度圣安学联共花了约500镑,分别用于中秋、春节两次联欢活动,还有一场与其它苏格兰学联一起组织的篮球赛。Jing自己垫了200镑,其余是学联其他负责人垫付的。在10月份换届完成之前,Jing要把所有人的钱报销,做出财务报告。


钱从哪来呢?中国大使馆教育处是最大的赞助单位。Jing在过去三个月内,给教育处打了四次电话,希望能够尽快报销这笔费用。教育处的工作人员已经答应报销。但最近一次她收到的支票只有大约100镑,还远远的少于所需要的金额。


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她自己说,“不过应该快了。”学联资金的周转时间往往很长,搞活动的经费往往需要Jing提前垫付。这使她的帐户上的资金长期在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学联经费:使馆教育处首供


据了解,地方学联的经费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中国大使馆教育处和英国当地赞助商。尤其是每年10月份地方学联会收到大使馆教育处会提供一笔启动经费。Star Yu同学是英格兰北部的某地方学联前任财务负责人,她回忆说,学联的启动资金是100镑到150镑,要89月份就开始向使馆申请。申请的越早就越有可能在学期开始之前申请下来,过晚申请可能还申请不到。到了具体活动的时候,比如中秋晚会,大约能申请到100-150镑,如果是春节则会更多,有250镑左右。对于小规模的学联来说,一整年的活动并不多,每年大概有500镑左右的资金来自使馆教育处。


Jing说,从最近三年的情况看,每年的活动都类似,所以批下来的预算也差不多。不过总会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会多多少少超出一点预算,会再打报告报销。


除了大使馆教育处的赞助,很多学联还寻求英国当地赞助商。JingStar Yu一致认为,小的学联基本上拉不到赞助。有时候,一些中国企业可能愿意给春节晚会等活动赞助点礼品,比如,旅行社会提供机票优惠券,外卖店常常会提供免费的会议食品。至于现金的赞助,Jing说,“这一年内没有收到过”。而对于Star Yu所在的学联情况可能要稍好一些,虽然一年下来,这种类型的企业赞助只有100镑左右,占总经费的不到20%,但有总比没有好。


相比之下,规模同样不大的布里斯托学联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能力,其赞助的形式也不仅限于现金。能得到这么多赞助,当地学联副主席Zeng认为: “也许因为我们的BBS做的好一些。”


英国大学社团:财政独立


熟悉中国大学中学生会运作的人一定会由中国学联想起国内大学的学生会。国内大学的学生会通常属于“官方机构”,由更官方的如团委等机构管理,这点是与国外的学生会(Student Union)所不同的。英国的学生会更像一个独立的机构,有自己的活动和对事件的态度。

英国大学的学生会是按照1994年的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中规定成立的。由于学生会被免除了慈善(Charities)的义务,所以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其所代表的学生的意见也应该且仅限于学生作为学生本身的利益服务,而不能参与到政治事务之中。

英国的学生会和社团运行非常需要经费。但是为了维护其独立性,其所在大学为其拨款的方式与国内不同。每年学生会都会从其所在的教育机构得到一份年度拨款(Annual Allocation),或者叫做一揽子资助(Block Grant)。绝大多数学生会拥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和自己的书店及酒吧,而且也在通过这些场所经营挣钱,例如代售机票火车票,办理一些打印,卖书,经营酒吧等业务。



学联发展:经费是第一,运用需得当


散落在英国的大大小小的学联组织,为新来的中国学生,及其它中国人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一些聚会也使在英国的华人有了交流的场所。(非常模糊?)

从这个意义上,学联更像中国国内的村一级的组织,处理着村民之间从婚丧嫁娶到小孩打架之间事无巨细的工作。但由于其资金大部分由中国使馆支持,使得学联有了一定的官方背景,会“吓”走一些所谓的“叛逆”人士,同时也给学联开始工作时带来一些身份认同的问题。比如来自台湾的学生们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这样的联合会接受,而不得不自己再办个“中华同学会”,以接受来自台湾及其它海外的华人。


由于缺少对于历史的纪录,使我们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学联这个组织是从来就有的,还是由中国大使馆支持下创办的。但我们至少现在搞清楚了一点,现在的学联有一大部分资金都需要靠中国使馆的资助。


虽然官方背景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不得不想想,没了中国使馆的这些支持,学联如何生存下去。从下面这份全英学联公布的财务报道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问题。


从收入部分看,全英学联78%的现金收入都来自于使馆的教育处,赞助商的支持仅有22%。除此之外,全英中国学联并无其它经济来源。

更仔细的观察可以看出,占全英学联支出中前五位的分别是“春晚支出”,“国庆活动”,“英伦学人”,“常委会议”及“中文教育”。为了了解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我们特别找到了第十六届全英中国学联的工作报道。在报道所强调的六件大事中,只有“春晚”,“国庆”和“中文教育”出现其中,另外三年大事中“学术交流”与“体育活动”分别占总经费额度的6%5%,而另一项大事“就业招聘”则没有出现在全英学联的财务报告中。




如果采取分类的方法,把全英学联的主要财务支出分为三类(见上表),可以看出“活动庆典”一类占去了大部分的经费。学联运作的成本并不高,仅占17.2%。这里举两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一个是中国青年基金会,也即是运作希望工程的基金会的例子。在97-98年度,青基会共收到捐款277,947,722.09元,共接受捐赠物资折款收入7,989,780.00元,增值及其它收入累计13,209,553.18元。而其各项支出为各项费用支出总计26,611,750.96元。若以费用全为管理费用,而青基会收到捐赠为管理的资产算,其管理费用占总资产的比率为8.90%,远低于全英学联的管理费用。而另一个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000年的报告中提到,其总收入为3206.9万元,管理费用为279.68万元,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8.72%,也远低于17.2%的水平。从此可以看出,全英学联的管理费用还是有很大的缩减空间。

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全英学联的主要功能,促进在英国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仅占总经费的30.90%,实在不能说其有效的发挥了“学联”的功能。活动庆典一类活动作为赞助商所钟意的节日,其花销则是赞助提供的22%的两倍,不得不说这两项活动都是赔钱的活动。

开源节流,合理配置,中国学联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英伦学人》稿件,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