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19, 2007

再耐心一点:用流量解读中国

英伦学人


再耐心一点:用流量解读中国

我个人一直对《英伦学人》有着深深的不满。目前的主页样式太过老旧,文章一个月才有一批更新。文章风格过于统一,不够有趣。我也对其它东西不满意。比如中国的邮政。在英国寄信,即使是平信,一般两天就能到。在北京,一封寄本市内就要寄三天,更不要提异地了。
身边和我一样心怀诸多不满的人好像还很多。有朋友刚回国了一趟,向我抱怨,国内环境特别差,空气也脏。国内的报章也在报道,国外手机早就单向收费了,中国不但不单向收费,而且还没选择。
最近的两会上,记者的报道更丰富多彩,但也有许多不满。上海团的讨论,只让上海本地媒体报道,其它媒体不许进入。老外也对中国现在的情况有许多不满:中国币值升值太慢,没有民主,人权没保障且不废除死刑。
但是诸位,先等等,诸多抱怨的背后,暗示了我们评论中国的站位角度。
如果对比中国和英国经济水平,你会比什么?比GDP吗?这样你只会得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英国高的结论,因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更科学的比较是比人均的GDP。如果我没记错,目前中国人均GDP还排全球一百开外。这或许才代表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也正是为什么说英国属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我们怨府所在与此类似,是“存量”与“流量”的概念。存量指已经有的水平,而流量指的是增加的速度。拿中国和英国比民主,人权,就好像拿一个本没有水的桶和另一个装满水的桶比谁有更多水一样,结论是显然的。但是问题也是显然的,因为这样的比较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流量”。
抱怨转换,首先是对中国现实切入方式的变化:从存量比较,到流量观察。
比如,英国的议会制度自至今已经大约有了一千年的历史。政府不能随意收税则起自1215年的大宪章。而中国的“议会”,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有了的。如果再往前追溯,至多也只是清末的新政,不过百年。
经济方面,英国自十七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便启动了英国这个历来被欧洲人视为蛮荒之地的经济发展,其稳定的发展持续若干世纪,并因殖民地范围遍布全球而称为“日不落”帝国。至今英国还有海外属地。而中国经济停滞,落后于全球经济发展则已经百年。虽近二十年来以近两位数的百分比经济增长,但依然距发达国家非常远。举一个小例子便可证明。在最近几年,国家主导了一个项目叫做“村村通”。“村村通”的意思便是使每家每户都可接收到电视信号,买了电视的人可以看到电视节目。这个项目最近刚刚完成。换句话说,之前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地区有很多连电视信号也没有!
我们目前看到的对比英国而不满中国现状的情况,绝大多数是由以上两个因素引起的。包括手机单向收费问题,与废除死刑问题,都是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落后的具体表现。如果真的不能满意,可能你只能不满自己生在了中国。历史才是根源。
然而历史也不能决定一切,比如发展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有可能在过去的近二十年内保持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最近四年年经济增长超过10%。这些增长放到日常的生活中,就是股市的改革,工资的提升,手机的普及,甚至是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如果说有什么我们能改变的,那就是这发展速度。
对于这发展速度的解释和解读,在本期我们的刊物中,有幸得到了林毅夫教授的稿件《自宋以来的经济发展》。林教授从科技发展方面解释了中国长久以来的经济发展后的推动力。
用“流量”解读中国,本质上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初级阶段论”,同样具备安慰作用。我们优势在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毛泽东的“野蛮其体魄”,今天的愤青那股狠劲。
虽然和诸多读者一样,我目前对于《英伦学人》这份刊物也有许多不满。但在过于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我却与同仁一起,目睹并共同创造了《英伦学人》飞速的成长。我想,这样成长的速度,是无可比拟的。
如果对这发展的速度有信心,为什么不再耐心一些呢?


*感谢曾飙对本文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