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04, 2006

银行哪来的风险

新快报


银行哪来的风险

文 乔永远

相信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银行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在中国政府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后,众多国有大型银行还要上市融资。当我向一个俄国朋友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IPO的规模之后,他被吓了一跳:中国需要在国外买油田吗?近12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都快能买下一个中等规模国家了。

银行的钱不是用来买东西的,而是用来抵御看不到,摸不着的风险。我所指的是信心。银行经营的是信心与信誉,而不只是钱。

想像这样一种情况,一个银行有十个客户。这十个客户各存了一元钱,并且可以随时提取。由于存与取基本上可以平衡,所以银行只需要留下两元钱用于满足客户日常需要,其它的八元钱用来贷款给贷款客户。

但是突然有一天,某小道消息说银行损失了三元钱。存款客户就开始考虑,如果我现在不取的话,但是别人在取,那么银行在其它七个人取完的时候将会破产。从破产的银行是一分钱也得不到。他在这个时候最优的选择就是赶快去银行把钱取出来。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我们想像银行门口必然排着长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挤兑时的情景。

即使是经营良好的银行也不可能一时间把这么多钱同时支付出来,因为他们只留了两元钱在手中。银行手中握有的别人的债款也不可能一时间取回,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一个词“流动性危机”所指的情形。

对付这样危机的办法也很简单。如果银行门口没有其它人来挤兑,想来取钱的人自然也不担心了。这样他就愿意继续把钱存到银行里。别人的信心也增强了他自己的信心。可见信心是会互相影响的。只有足够多的人都失去信心,银行挤兑风潮才会逾演逾烈。这是第一个关键的条件。

还有一种可能是确实很多人都在银行门前等着取钱,大家也都相信银行没有能力兑付所有人的钱。这时银行所要做的,就是满足这足够多的人取钱的愿望。当人们看到不管怎么取钱银行都能及时兑付时,关于银行没钱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这是第二个关键的条件。

因为挤兑而破产的银行是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拿不出钱来。这个时候银行往往需要中央银行的帮助,以度过难关。这便是央行要求一定的资本金的原因。商业银行要拿一定的钱放在央行,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可能应对。央行也因此被称为“最后借款人”,银行求救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资本金为8%,也就是说银行要拿全部存款的8%放着以应付危机的出现。考虑到中国的巨额储蓄存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需要那么多钱了。

所以当九十年代初“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条幅贴出来时,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便已经开始。取款自由意味着银行业需要管理人们的信用和信心,需要直接面对人们失去信心的风险。现在资本金的补充只是改革的一步,它意味着国家在退出银行治理方面又进了一步。因为银行已经有足够的条件独自前行。

没有了国家为挤兑买单,银行也必须在这个充满风险的世界独立地开始它的新生。

万圣之节,与我无关

英伦学人


万圣之节,与我无关

文 乔永远

我向来不是个追求时尚的人。当然,我试图创造的潮流也没有人跟。所以在一些潮流面前,我总是显得比较孤僻,陌生与不成熟。

我想起了最早的时候,麦当劳肯得基首次进入我所在的城市时的情景。非常多的孩子们带着家长涌入它们的店铺。长队出了店门口,一直排到街上。但是我就是不为所动。心中确实挺喜欢店铺的样式,但是一直装着清高的样子,不去不去就是不去!直到被父母带着去尝鲜,才终于觉比路边的豆腐皮好吃多了,理解了别的孩子们去那里的原因。

但不幸的是,不与潮流合作的性格却保留了下来。

万圣节我最早是在国内听说的,那时还是高中。我一直是个土人,那时犹甚。看着爱慕时尚的少年学生们纷纷以送给自己喜欢的异性礼物来纪念万圣节,我常常非常鄙视,虽然我也不了解万圣节应该怎么过。但是这是洋人的节日,我们过什么?后来才发现,原来中国人所接受的洋节全是用来送礼物。于是后来我也慢慢开始接受。不过,这分明就是中国人的节日嘛。

前两天给一个学电影的韩国大姐介绍中国的电影时,遇到一个马其顿的女生来向她借万圣节派对的服装。只看到那个韩国姐姐拿出了两件东西我便已经魂不附体,只想告退。两件宝物,一件是女巫的羽毛头饰,另一件是透明的裙子,或者用作当裙子的纱巾。

马其顿的女生也叫了起来。看来她也不经常看到这两个东西,但与我想像的不同,她随即便露出了兴奋的目光。我想我也第一次承认这个长着中国人容貌的韩国女生不是我的同类,至少之前我一直想跟她说中文。



万圣节来了?是那个有小孩会在你门口要糖吃的节日吗?还有南瓜鬼。那不是在春节,或者圣诞附近吗?就是这几天?韩国姐姐忍住了嘲笑,给我从头到尾普及了一遍。好的。我知道了。

不过蜗牛还是蜗牛,不能指望我能这么快就跟的上潮流。对着韩国姐姐的万圣节的派对的邀请,我只说了一个字“No”。还是回家干活吧,让老外去过他们的派对。这是我对应的方式。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这也算是一种我自己的方式,度过身在英伦的第二个圣人的节日吧。读圣贤书也是一种纪念圣贤的方式,是吧?好吧,我是在自我安慰。但至少今年我弄清了万圣节是在十月的月末。万圣节这个词也不是音译,而是意译,相当于中国的节日,什么呢,孔子诞辰还是屈原投江的端午,抑或是清明?好吧,我确实还不太清楚。

明年的万圣节,说不定我真的会摆个南瓜放在门前。当然,上面的图案一定要弄个中国图案,嗯,最好是孔子像。如果我明年果真有本事在南瓜上雕刻出来的话。

十一月 02, 2006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访英

英伦学人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访英

对话应取代对抗,伊斯兰需要理解

文 乔永远

10月31日,伊朗前总统哈塔米(Seyyed Mohammad Khatami)抵达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以一场“对话的哲学”为题的演讲开始了他的英伦之旅。演讲后,他接收了由校方授予的法学荣誉学位。

自从1979年伊朗的革命后,伊英两国间再也没有高层政治人物互访。哈塔米此行是他的第一次来到英国,也是近三十年来伊朗来到英国的最高层的政治人物,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容忍与对话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冲突。”哈塔米以更具有哲学意味,而非现实主义的话开始了他的演讲。面对在座的包括教授,学生及政治人物共1000多人,他说:“我们这个世界需要信仰。但是尽管我们有可能并不拥有共同的信仰,我们也要了解,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可能因为在大学演讲及之后的授学位的关系,哈塔米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政治和伊朗的现状。他通过引述柏拉图,表达了对西方的善意。他在演讲中表示,容忍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良方。

最后,他讲到,“跨越国界的友谊才能拯救这个世界。”战争不是好的选择,这应该是他真正想说的话。

演讲之后,在11月1日哈塔米又参加了一次小型的座谈,这次座谈聚集包括犹太人在内来自各个地区及宗教的代表。在回答一位犹太的女学生关于伊朗怎么对待犹太人的生存权的问题时,哈塔米表示,伊朗认为各个宗教平等,但要考虑到伊朗自身是个伊斯兰国家。伊朗是承认以色列的,“在我们的总统(现总统,内贾德)说以色列并不存在时,他有七个家人正生活在以色列”。



支持与抗议

即使不去看电视或者其它媒体的报道,参加这次公开演讲的听众也能从现场的抗议清楚的感受到另一些人对哈塔米演讲的反对。

伊朗妇女自由组织的成员Maryam Namazie表示,作为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把荣誉学位授予这样的一个人是一种耻辱。她认为,哈塔米应该对在他任期之内的1,300名伊朗人的死亡负责。

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一些支持。该校认为,哈塔米的温和的思想和交流的意愿应该得到赞赏。在哈塔米的被授学位后,历史系教授本特立(Michael Bentley)发表了演讲。他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为不同文化,宗教之间的对话而作出努力的人。梵蒂冈对这一努力表示欢迎。

哈塔米对于在他演讲时出现抗议的人群并不感到惊呀。在接受该校学生报纸采访的时候,他顺便还揶揄了一下布什:“尽管在我演讲时可能会有抗议人群,但是一定会比乔治布什少的多。他不管到哪总有更大一群抗议者跟着他。”

勇气值得赞赏,对话值得提倡

除了前文提到的在发表演讲当时遇到的抗议,及身处国外的一些伊朗及人权组织的抗议,哈塔米还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国内的压力。前副总统阿布塔西认为,哈塔米领导的改革派虽然在竞选时给出漂亮的许诺,但是并不现实,也没有顾及到普通人的感受。哈塔米本人自1997年所开始的自由化的改革也被部分的伊朗人认为是道德败坏和贫富分化的开端。

所以,作为被西方世界称为”邪恶轴心”(Axis of Evil)伊朗的前总统,有勇气出访西方世界并递出对话与理解的橄榄枝,卡塔米的这种勇气是值得赞赏的。他确实走出来了,一个月前长达12天的美国之旅和这次的3天英伦之行,将是伊朗与西方“对话”的开端。

From 2006.11.1哈塔米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