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之节,与我无关
█文 乔永远
我向来不是个追求时尚的人。当然,我试图创造的潮流也没有人跟。所以在一些潮流面前,我总是显得比较孤僻,陌生与不成熟。
我想起了最早的时候,麦当劳肯得基首次进入我所在的城市时的情景。非常多的孩子们带着家长涌入它们的店铺。长队出了店门口,一直排到街上。但是我就是不为所动。心中确实挺喜欢店铺的样式,但是一直装着清高的样子,不去不去就是不去!直到被父母带着去尝鲜,才终于觉比路边的豆腐皮好吃多了,理解了别的孩子们去那里的原因。
但不幸的是,不与潮流合作的性格却保留了下来。
万圣节我最早是在国内听说的,那时还是高中。我一直是个土人,那时犹甚。看着爱慕时尚的少年学生们纷纷以送给自己喜欢的异性礼物来纪念万圣节,我常常非常鄙视,虽然我也不了解万圣节应该怎么过。但是这是洋人的节日,我们过什么?后来才发现,原来中国人所接受的洋节全是用来送礼物。于是后来我也慢慢开始接受。不过,这分明就是中国人的节日嘛。
前两天给一个学电影的韩国大姐介绍中国的电影时,遇到一个马其顿的女生来向她借万圣节派对的服装。只看到那个韩国姐姐拿出了两件东西我便已经魂不附体,只想告退。两件宝物,一件是女巫的羽毛头饰,另一件是透明的裙子,或者用作当裙子的纱巾。
马其顿的女生也叫了起来。看来她也不经常看到这两个东西,但与我想像的不同,她随即便露出了兴奋的目光。我想我也第一次承认这个长着中国人容貌的韩国女生不是我的同类,至少之前我一直想跟她说中文。

万圣节来了?是那个有小孩会在你门口要糖吃的节日吗?还有南瓜鬼。那不是在春节,或者圣诞附近吗?就是这几天?韩国姐姐忍住了嘲笑,给我从头到尾普及了一遍。好的。我知道了。
不过蜗牛还是蜗牛,不能指望我能这么快就跟的上潮流。对着韩国姐姐的万圣节的派对的邀请,我只说了一个字“No”。还是回家干活吧,让老外去过他们的派对。这是我对应的方式。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这也算是一种我自己的方式,度过身在英伦的第二个圣人的节日吧。读圣贤书也是一种纪念圣贤的方式,是吧?好吧,我是在自我安慰。但至少今年我弄清了万圣节是在十月的月末。万圣节这个词也不是音译,而是意译,相当于中国的节日,什么呢,孔子诞辰还是屈原投江的端午,抑或是清明?好吧,我确实还不太清楚。
明年的万圣节,说不定我真的会摆个南瓜放在门前。当然,上面的图案一定要弄个中国图案,嗯,最好是孔子像。如果我明年果真有本事在南瓜上雕刻出来的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