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2, 2006

再看汇金公司(编辑后定稿) 0.3版

新快报专稿

汇金公司系列一

再看汇金公司

文 乔永远

2003年汇金公司在成立之后便稳坐了中国第一大金融类公司的宝座,连银行业巨头工商银行也只能退居第二。汇金公司在成立时其注册资金达到了3724.65亿元,与此同时,那一年的中国GDP为18万亿元,汇金公司一家就占了1.6%。

汇金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是更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政府机构。汇金公司是由国家财政部与外汇管理局出资成立的。在成立之初,汇金公司就被定位为代表国家对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金融稳定,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由于国资委并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所以汇金公司被广泛认为是“金融国资委”。这么大的公司的办公地点越非常有趣,只有一层楼。而其高层人员则基本上都是兼职,其成立时的董事长为外汇管理局局长,现在的总经理则为央行金融稳定局的局长谢平。 汇金公司的所有行动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注资。在中国外汇储备稳步上升,国有银行面临WTO开放银行业承诺期限(2007年)临近的时候,众多期望也被寄托到了汇金公司身上,也是它之所以成立的原因。汇金公司最早的一次对银行业的注资发生在2003年12月,对中国银行注资225亿美元。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汇金公司的成立也是在2003年12月。可见对中国银行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汇金公司的成立,并因此确立了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方向。此后,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建行,建银投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银河证券分别注资。最近一次可以查的到的注资发生在2005年9月,注资光大银行100亿元人民币。这或许也预示着汇金公司的关注重点从国有大型银行转变到了对更大范围内的关注。

现在,随着中国外汇储备量的增加,外汇管理面临很大的增值压力。换句话讲,要为这巨额的外汇找到合适的投资出路。但是由于回报率高的投资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风险小的投资则回报率太低。如此巨额的外汇如何增值一直是外汇管理局很大的难题。北大教授萧灼基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债,实际收益率非常低,这等于将中国的储备“被外国低成本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WTO承诺开放金融行业期限临近,国有银行将面临激励竞争。如何提高银行业治理水平,改善国有银行质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并积极投身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措施。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提高银行自己的资本金水平。一般认为,自身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银行面临很大的风险。尽管国人不太担心国有银行倒闭的风险,但是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在2003年由国际上最著名的信用及风险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发布的评级中,中国大陆所有银行全部被评为垃圾等级,而其中资本充足率过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由汇金公司出面注资国有银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便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便是设立汇金公司的初衷之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